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宁玥 李天平 摄影报道
10月19日,琼中营根镇南丰村的百亩山兰稻即将收获。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10月19日,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南丰村的百亩山兰稻进入抽穗灌浆期,在阳光下金光闪闪、随风摇曳。
近年来,琼中落实山兰稻作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各项工作,以实施GEF(全球环境基金)项目为契机,推动形成集山兰稻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建立“龙头企业+种植大户”“龙头企业+散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奖补与保险(山兰稻全产业链保险)政策,广泛发动百姓种植适宜生产山兰酒专用的品种与做大做强紫(米)山兰稻产业。目前全县山兰稻种植面积超过5400亩,经济价值不断凸显,传统山兰稻作农业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10月19日,琼中营根镇南丰村的百亩山兰稻抽穗灌浆。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10月19日,琼中营根镇南丰村的百亩山兰稻。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10月19日,琼中营根镇南丰村的百亩山兰稻盖上了防护网。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10月19日,琼中营根镇南丰村的百亩山兰稻盖上了防护网。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10月19日,琼中营根镇南丰村的百亩山兰稻抽穗灌浆。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原文链接: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410/t20241023_37535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