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市场网

欢迎访问农副产品市场网!

农副产品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资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邱江华

  超强台风“摩羯”给海南造成了严重影响,台风过后如何有效恢复水产养殖与生态环境?近日,有关专家提供了灾后金鲳鱼和石斑鱼养殖恢复生产技术指南。

  一、养殖设施的修复与重建

  台风过后,石斑鱼和金鲳鱼养殖设施的检查与修复是恢复生产的首要任务。应立即检查养殖池塘、网箱、增氧机、投饵机及其他关键设施是否受损,并迅速修复被破坏的设施,封堵决口,避免鱼类逃逸。同时,应修复电力和道路设施,确保生产环境的正常运转。

  二、水质管理

  台风过后,水质容易恶化,水体中溶解氧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上升,增加了鱼类的应激和疾病风险。养殖者应:

  定期监测水质,包括温度、溶解氧、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其在适宜范围内。

  更换污染水体,尽可能排放污染水,补充清洁海水,并使用增氧设备提高水体含氧量。

  使用水质改良剂,如生石灰或过氧化钙来调节水体酸碱度,利用益生菌(如EM菌)调节水体微生态,防止病原菌繁殖。

  三、鱼类应激处理与养殖密度调整

  台风后鱼类容易受到强烈的应激反应,养殖户应尽量减少操作干扰,避免频繁捕捞或搬动鱼类。根据逃逸和死亡情况,调整养殖密度,适当降低过高密度以减少水质恶化的风险。同时,饲料中可以适量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及免疫增强剂(如黄芪多糖等),提高鱼类的抗应激能力。

  四、及时补苗与合理投喂

  根据台风后的鱼类逃逸和死亡情况,及时补充优质鱼苗。补苗时需选择抗逆性强、生长快的品种,以弥补灾害带来的损失。

  投喂方面,台风过后应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过多残饵进一步恶化水质。投喂时应遵循“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并结合鱼类活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免疫增强剂,有助于恢复鱼类体力并减少疾病发生。

  注意:补苗应当充分考虑生产周期,若盲目补苗,可能造成更大损失。

  五、疾病预防与控制

  台风后,鱼类容易暴发疾病,特别是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建议:

  定期监测,鱼类健康状况,尤其注意食欲下降、游动异常等疾病征兆。

  药物预防,通过投喂药物饵料(如抗菌药物),提前预防细菌性感染。

  台风后加强水质管理是防控疾病的关键,避免滥用药物,确保水质稳定。

  六、亲本和苗种的重点工作

  台风灾后,快速恢复生产环境是关键。以下综合措施有助于加速恢复:

  营养强化,使用生物制剂、冰鲜鱼等营养强化手段,帮助石斑鱼和金鲳鱼恢复健康状态,恢复期繁殖力。

  鱼类种质保护,保护受灾后存留的种质资源,确保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长期养殖提供保障。

  七、灾后记录与申报

  养殖户应详细记录灾害后的损失情况,包括鱼类死亡数量、设施损坏程度、水质变化等,为保险理赔和政府救助提供依据。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申请必要的物资补给或贷款支持,确保养殖场能尽快恢复生产。

  技术支撑团队:

  骆剑:13647556387

  孙俊龙:18140090127

  文鑫:13976903753

  宋飞彪:15996260219

  陈虎:18981020074

  吴茜:15521172357

  




原文链接: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409/t20240918_37332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